;</br> 管平洲早就做好了被质问的准备,挺胸昂首,目视皇太子身后的红底金龙旗,道:“卑职在参谋部会议中提出了,只是被否决了。”</br> “他们否决这项提议的原因是什么?”朱慈烺问道。</br> “是卑职太过年轻。”管平洲显然不服气。</br> 朱慈烺笑了。</br> 萧陌也笑了。</br> 东宫军队设立参谋,最早就是从萧陌开始的。那时候是萧陌家里长辈怕他毫无掌军经验,光读了两本书就去打仗会贻笑大方,所以特意从家人中选出曾经打过仗的老军人随行,由此开创了参谋制度。</br> 这些人后来自然成为近卫一营的参谋骨干,下级参谋中也大多受他们培养传授,所以整体而言,一营的参谋团队是最为成熟和保守的。显然,成熟和保守的大多数,并不喜欢少数激进的年轻人。</br> “这个理由可不好。”朱慈烺对萧陌笑道。</br> “末将在参谋会议摘要里没看到有这条建议。”萧陌也是面带笑容。</br> “卑职刚刚提出来,参谋长就指斥卑职年轻无知,轻言浪对。”管平洲略有激动道。</br> “每个人的性格不同,对晚辈的照顾也不同。”朱慈烺淡淡安抚一句:“那位参谋长……”</br> 萧陌下手一个配着上校军衔,发鬓花白的老军人面如蜡塑,毫无表情地矗立原地。</br> “他是不想你留下污点,所以没有记入会议摘要之中。”朱慈烺道:“你这招引蛇出洞,有个致命伤。”</br> “卑职有信心解释。”管平洲仍旧不服。</br> 朱慈烺质问道:“东虏为什么一定要动南路军,而不是再从北京发一支大军,与南路军夹击三营?东虏是骑兵,一营是步兵营。北京到真定一日足矣,而一营肯定追不上巴哈纳的马甲营。你现在还觉得让三营孤军深入是好事么?”</br> 管平洲信心全消,一时语塞。</br> “能看到友军是好事,但目光不能只局限在这个小战场上。”朱慈烺朝他点了点头,又对萧陌道:“朝气是有,还是要沉下心磨练。”</br> 萧陌称是。示意管平洲归队。</br> 管平洲刚挪动一步,又道:“殿下,京畿以南诸府人口更胜山东,若是我军人力不足,为何不从当地征召兵员?仅以我部军官,即便扩军十倍也并非不能够。”</br> 京畿以南顺德、广平、真定、保定、河间诸府,人口稠密,各府人口均在三十万以上,多的甚至逼近五十万。有大量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可以纳入军队。别说扩军十倍。就是二十倍也未必不可能。</br> “你是新来的吧?”朱慈烺皱眉道。</br> “是,卑职是上月下派到一营的。”管平洲道。</br> “知道一营的战史么?原来的侍卫营,成军四个月就击败了刘宗敏所领的闯逆亲卫,你觉得凭的是什么?”朱慈烺问道。</br> “严格的操练,配合默契的阵型,精良的装备。”管平洲显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。</br> “这些闯逆的中权亲卫也有,他们还有老道的厮杀经验。”朱慈烺道:“关键点你没找到,那就是兵心士气!只有知道为何而战的战士。才会知道如何去战。这就是我军能有大量轻伤不下战阵的勇士,而就算是敌军精锐。在战损超过两成时也会崩溃。”</br> “临时征召来的民兵,他们能做到么?你说出这等话来,也表明自己不知道我军设立训导官的缘故,不知道他们为作战做出的贡献。”朱慈烺眉头已经皱了起来,转而对诸位将校道:“最初有人把训导官看做是监军,后来发现是自己看错了。但是又有人走到了另一个极端。那就是不起训导官。我必须说,这也是错的。给你们一群土偶,你们能打仗么?跟你们踏上沙场的,是活生生的人!是人就有人心,人心需要沟通安抚鼓舞。这些事不都是训导官们在做么?”</br> 朱慈烺训完话,轻轻扶额,道:“好了,别的问题我就先不说了。当前还是先积极修筑工事,进行备战。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。”</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