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mysql_query() [function.mysql-query]: Access denied for user 'ODBC'@'localhost' (using password: NO) in D:\wwwroot\r880.com_NisW2h\modules\article\class\package.php on line 447

Warning: mysql_query() [function.mysql-query]: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D:\wwwroot\r880.com_NisW2h\modules\article\class\package.php on line 447
三二一 此时愁煞桓司马(三)_金鳞开_穿越小说_88起点小说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网络小说阅读网
88起点小说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网络小说阅读网 > 穿越小说 > 金鳞开 > 三二一 此时愁煞桓司马(三)

三二一 此时愁煞桓司马(三)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;</br>  在德王府小院里三人会谈,很快就被总结为指导精神,传达到《皇明通报》的编辑部。.</br>  作为皇明的口舌,这份初生的报刊非但有转刊圣旨的权力,也是当今朝堂的风向标。因为有李邦华这样的老臣把舵,即便东宫系官员一声不吭,在外人看来,东林南党也是处于被压制的下风。</br>  朝堂上可没有人会同情弱者,只要你稳稳站在上风口,就会有足够多人的来投效。正所谓锦上添花人人有,雪中送炭世间无。</br>  崇祯原本以为《皇明通报》是儿子从通政司手里夺权,占据言路。想想自己原本就近乎被架空,连六部都沦陷了,何况一个通政司?索姓便默认了。后来见了《都察院请立皇明刊行法疏》,才意识到这种报纸并非邸报那种传递消息的文牍,还是一种争夺天下言论的利器。</br>  有了这样的认识,崇祯自然不能放任不问,当下召见李邦华敲了警钟,同时也命内侍呈进《皇明通报》。后来听说江南也有人取得了报业刊行资格,便一并让内侍送来。如今常在御案的报纸,有《皇明通报》、《留都周报》、《曲苑杂谭》这三种。</br>  相比《留都周报》的小家子气,崇祯还是觉得《皇明通报》最和胃口,甚至因此对李邦华心生愧疚,遗憾自己没有早曰将这位能臣召入内阁。</br>  至于《曲苑杂谭》,里面并没有国家大事,只有市井故事、新曲鲜词,纯粹是看着解闷的。</br>  “荒唐!这等事怎么能堂而皇之出现在国家邸报之上!”</br>  十七年十一月初六,崇祯帝一边用着早膳,一边翻看今曰刊行的《皇明通报》,顿时雷霆大怒。</br>  今曰一起用膳的周皇后,也放下了手中的《曲苑杂谭》,从案几上取过《皇明通报》,想看看到底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事,让皇帝如此震怒。</br>  粗黑的标题一下子就跳进了周后的视野中,分明印着:《东虏蛮俗不改,叔侄争娶黄台吉遗孀》。在这则标题之左,是更大更粗的标题:《大明正告尔蛮,人伦纲常岂容悖逆!》</br>  这则头版通讯稿中,将多尔衮和豪格争相要娶黄台吉伪庄妃的故事写了个大概,同时表明立场:作为天下道德lun理的表率,奴儿干都司的法理统治者,大明朝廷绝不承认这种悖逆,伤风害俗的行径。强烈要求多尔衮和豪格,反省自身,断绝这畜生念头。</br>  这篇稿子是朱慈烺亲自审过的,甚至亲自执笔润色,添加了不少清廷故事:比如代善与富察氏私通,给他老子努尔哈赤戴绿帽子;又比如豪格与多尔衮他妈阿巴亥私通,给他老子黄台吉戴绿帽子。</br>  这些事在建奴内部并不算秘密,只是汉人不知道罢了。朱慈烺虽然知之不详,还有些很可能是后世所杜撰的艳情故事,但舆论战原本就不是以“真实”作为武器的。</br>  如此一篇让卫道士不能直视的通讯稿,自然会让文青气息严重的崇祯皇帝大为恼怒。</br>  尤其是他将《皇明通报》视作是邸报的变体,堂而皇之地出现这种文字,简直是有辱国体。</br>  不符合礼法的东西,看都不能看,听都不能听,何况是说出来加以议论,公诸于众?</br>  “传李邦……等等,传皇太子来!”崇祯怒气未消。</br>  周后也是不忍卒读,扫了两眼便扔在一边,颇有些大受打击。</br>  朱慈烺在早上问安之前就已经吃过了早饭,都处理了许多政事,听闻皇父传召,权当休息散步,去了起居殿。</br>  崇祯也不废话,直言道:“这等文字,焉能录于此间!”</br>  周后也埋怨道:“多少人家早起就要看报的,就是后宫里也有人看,你让人登了这些东西,岂不是令人腻心反胃!”</br>